来到任丘市西环办事处思贤村,首先看到的是家家户户的房前正在焊接黄色的管道。原来,村里正在铺设天然气管道。在村委会,记者见到了村党支部书记段金坡。他说:“考虑到烧柴火污染环境,去年村里专门联系了市燃气公司,这不正忙着施工呢,预计到5月份,村民们就都能用上天然气了。”在村委会办公室,长6米、高3米的一面墙上,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奖状。这既是对思贤村历史变迁的见证,也是对段金坡25年来默默奉献的最好肯定。
上世纪80年代,段金坡率先组建了一支500多人的建筑队,开进北京亚运村的建筑工地。他以承建工程项目“栋栋全优”的优秀业绩,成为小康路上的先行者。富起来的段金坡没有忘记家乡。1983年,他捐款11万元,为村里打井、安装自来水,结束了村民多年担水吃、吃苦咸水的日子。1986年,段金坡成为一名中共党员。1991年,就在段金坡事业小有所成时,乡亲们把他“选”回了思贤村,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。为了对得起乡亲们的信任,段金坡毅然放弃自己辛苦经营的建筑队。
上任第二年,通过土地流转,段金坡出资和村民集资,在村东南建起了思贤村工业区,并且鼓励村民在工业区内建厂。当时,工业区的规划用地上都是一个个的大坑。为了省钱,段金坡身先士卒,带领村民运土填坑,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填平了近20个大坑,并且联系有关部门率先为园区进行了水、电、路、讯建设,提供出良好的办厂环境。高标准园区建成后,招商引资又成了段金坡的“心病”。当时园区刚建成,没有什么名气,段金坡鼓励村里有一技之长的村民先入驻园区开办企业,并承诺对他们的企业优先照顾,水电费全免。段金坡还利用自己的关系找产品销路。凭着良好的投资环境,园区建成仅一年就有8家企业入驻,家家企业实现盈利。走在园区内,记者大致数了数,木器、塑料、机床、玻璃加工厂等企业多达30多家。“有了园区,除了地里的收成,俺们在家门口还能挣上一份钱,日子真是越过越好了!”一位村民说。